
大亚湾石化区有一个著名景点——三棵树观景台。位于海边的这三棵古树,生机勃勃,见证着大亚湾石化区的蓬勃发展。如今,由我市作家李建毅创作、以“三棵树”命名的一部50万字长篇巨著已经初步完成。为使该作品得到更高水平的展现,提升创作质量,6月20日,由惠州市作家协会指导,大亚湾区宣教局主办,大亚湾区作家协会承办的李建毅长篇小说《情定三棵树》改稿会在惠州市作协举行。来自省、市的近20位专家、学者对该部作品进行了把脉问诊,在给与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会上,作者李建毅首先介绍了《情定三棵树》的创作初衷和故事梗概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据介绍,这部作品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基础,主要抒写了惠州大亚湾区党员家庭后裔的多个青年两代人以及三位外来工青年在大亚湾工作、创业、爱情的故事,由此展开共和国改革开放、大亚湾建设的历史风云画卷。“大亚湾每一个公园、大亚湾的风土人情和美丽景色都能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找到。”李建毅说。
“这是一部反映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开放建设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李建毅的这部作品以惠州大亚湾的建设发展为背景,贯穿了大亚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史,交织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突出了大亚湾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浸透着大亚湾的人文情怀。
广东花城出版社原社长、《花城》杂志原主编肖建国表示,几十万字的大部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写出来了,非常不容易,他很敬佩作者的写作精神。“文学是写人的情感的,作者在小说中对人的情感有着独到的挖掘和抒写,表现得很大胆。”他认为,作者具有比较强的驾驭长篇的能力,文字功底扎实,对大亚湾的生活很熟悉,对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形态、社会心理等能在情节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大开大合中把握得很有分寸,几个主要人物都刻画得各有性格,写出了他们的情怀,非常有正能量。之后,肖建国指出了小说在对话篇幅、情节和细节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学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徐肖楠说,《情定三棵树》是惠州文学的又一次突破,惠州文学近几年在不断提升,不断地有好的作品涌现。在对该小说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他还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认为要化繁为简,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情节,使整篇小说脉络更清晰,情节更合理,更能引人入胜。
市作协顾问、市小说学会会长吴振尧说,这是大亚湾区长篇小说创作的开祖之作。小说以底层人物的不平凡经历和不断奋斗,突显了大亚湾几十年在共产党领导下,两代人的生活改变和人性的蜕变,反映了大亚湾的建设者们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共同创业,为建设现代化石化城而奋斗的历程。
市作协名誉主席曾志平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在总结时说,文学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记者时代,展现时代,大亚湾石化区的“三棵树”见证了这片海域的潮起潮落,这片热土的翻天覆地,值得好好抒写。本次改稿会,专家们的点评非常到位,希望作者好好吸收改稿会的意见和建议,耐心打磨,让作品更加完善,更有价值。
大亚湾区宣教局副局长彭怡剖、市委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席海军等文化部门代表也参加了改稿会,他们对李建毅的这部长篇小说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故事非常励志、情节跌宕起伏,同时表示,将大力支持惠州和大亚湾的文学创作,把《情定三棵树》这部作品打造成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大亚湾石化人的精神风貌。

会议合照
|